第一次看泰拳是在擔任空服員的時期,緣由來自某次跟泰國的男組員工作,他說如果對泰國文化有興趣,不妨去看看現場的大型泰拳比賽。確實,走在泰國熱鬧一點的區域,總會在酒吧牆壁上、電線桿上看見各式各樣的泰拳賽事廣告,有的看起來較具娛樂性質,有的看起來氣氛兇猛;對此領域一無所知的我,總覺得它充滿了神祕感。做了點功課之後,我決定到成立於1956年、由泰國軍方經營的倫批尼泰拳館觀賞賽事(註:場地現況多有變動,最新動向請查看網路資訊)。
買票過程很簡單,只要在網路上訂票,便可在比賽當日前往觀賽。喧鬧的泰拳現場有一股神聖的氛圍,熱血沸騰的同時卻又令人肅然起敬,選手開始比賽前都會在擂台上跳舞謝神(順便拉筋)。欣賞出類拔萃之人相互較勁,是自古代羅馬競技場開始便有的渴望,至今仍留在人類的基因裡,也許我們都渴望用某種方式見證生存的力量。
抱著忐忑的心坐定,我瀏覽了一下今晚賽事訊息,羽量級、中量級、重量級都有對戰,選手們大多來自本地或是周遭國家,如緬甸、寮國、柬埔寨等。而從國外來的觀眾,則多來自歐美或日本,華人不甚多,女性更少了,但想來也不是很意外,有些較傳統的賽事甚至會禁止女性接近比賽場地。不過,俗話說得好,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,如果所有的立場都因為某種不成文的規則或觀感而放棄交流,那麼令人困擾的誤會與隔閡便永遠不會消融;如果能在彼此尊重、友善安全的前提下交流,相信結果不會壞。抱著這樣的心情與使命感,我在座位上以黑白攝影記錄了一些選手戰鬥的瞬間,只是礙於角度與護欄,不大好取景,此時有點羨慕在擂台邊拍照的攝影大哥們,位置好,鏡頭又長,畫面肯定十分具有衝擊性。
正在羨慕之時,其中一位滿頭大汗的大哥剛好轉過來與我對到眼,我們彼此看了看對方的器材,同時微笑點頭,有種同行之間禮遇彼此的感覺。沒想到在這喧鬧的夜晚,除了擂台上的切磋以外,在台下拿著相機的我,也跟前輩隔空交流了。
#青春名人堂
#隔週五專欄
#泰國記事